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知识


今后,看病的“姿势”是这样的

2015-11-15 23:11 | 来源: | 浏览 :

  原标题:今后,看病的“姿势”是这样的

  编者按

  “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健康服务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健康服务”是一个跨界的融合。可以想见的是,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健康服务”必将对疾病诊疗、居民健康管理、医疗资源配置等产生深远影响,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健康事业发展。

  这个融合,也产生了无限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正在融入这一潜力无限的新兴领域。

  虽然,我们还不能洞见“互联网+健康服务”在未来能走多远,但是,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的时代、一种新的生活,并且,参与其中。“互联网+健康服务”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通常,你是怎样看病的?是不是提前通过网络预约挂号,然后赶到医院取号,然后在预约的医生诊室门口乖乖地等着,心里万分焦急地期待着护士那一声福音天降:“X号,请到X诊室就诊!”

  “这已经方便很多啦!”你说,早两年,想到大医院看个专家号,还不得凌晨五六点就从家里出发,赶往医院挂号窗口前占位子排长队,等轮到自己排到窗口前的时候,听见挂号室里传出一声:“没号了!”真是犹如晴天霹雳,只能自我激励:“今天来晚了,明天提前一小时出发!”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看病模式。那么,5年以后,10年以后,我们会用一种什么样的“姿势”看病?

  11月5日在成都召开的首届(2015)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投资公司、医疗机构带来了脑洞大开的理念和成果,意气风发地宣告:“医疗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几年以后,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更快捷”。

  □本报记者 石小宏

  没啥也不能没有手机

  华西第二医院的雷舜东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微信平台。当患者进入医院WIFI信号区域,手机微信会自动跳转到医院微官网,点击进去就可以挂号。

  在这个平台上,预约挂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它还可以用来导诊和支付。只要输入自己不适的部位和症状,微信平台就会把患者“带”到相应医生那里进行预约挂号或者当日挂号,并进行在线支付,支付完成,患者就可以进入诊室直接看病。如果需要进行检验,患者只需在检验条码自助区扫一扫,就可以到检验科进行检验,然后,在家里再次扫描微信条码就可拿到自己的检验报告了。

  “这个微信平台才推出一个月时间,就有2000多人使用,平台产生的支付费用约50多万元。”雷舜东说,短短一个月,该院的门诊量已经通过微信平台分流1/3。

  其实,在大多数三甲医院,挂号、寻找医生诊室、查询、化验是很普遍的麻烦事。现在,有一种新开发的掌上导诊试图改变这种状况。

  这种被称为“微导诊”的工具强调——全程引导患者快速就诊。你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操作实现直接挂号、到各科室检验检查、支付结算,而且它还有位置导航功能和就诊流程优化建议的功能,可以对正在医院就诊的患者精准定位,然后系统自动判断患者就诊到了哪一步,如果接下来既有检查也有检验,那么系统将根据各个科室的拥堵状况,提示患者最优的下一站是哪里,并引导他过去。

  不仅如此。阿里云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徐栋透露,支付宝正在就医保与支付宝对接的问题与相关各方沟通,计划完成电子病历、电子处方、附近药物配送、医保实时报销等环节。支付宝还计划打通商业保险,将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实时传送给保险公司,届时,就可以实现商业保险的实时申请赔付。

  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心脏如果停止跳动超过5秒钟,他会怎样?——他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在杭州一个有2万老人、4000心血管病人的社区,阿里云健康事业部做了一个居民的健康测试,这些居民的监测数据被同步上传到云,并与社区医院、三甲医院和120连通。在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测试中,医院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人心脏有3秒钟中止跳动。这个老人立即被转诊到三甲医院进行治疗。当然,老人幸运地被大数据救了一命。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健康数据的采集与集中,变得非常方便、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到一家医院看病,个人的病史、服药、药物反应等情况大都停留在这一家医院,当你换一家医院看病的时候,就不得不对医生重新讲述自己的病史或者重新开展一系列检查。而今后,通过互联网,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保存、共享,不仅会为个人的治疗提供方便,也会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在大数据时代,医疗健康服务会变得定量化、个性化。”电子科大周涛教授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现在用唾液可以对人的基因进行测试,当一个新生儿出生不久,通过这种测试就能够知道他在两三年后会不会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甚至我们可以知道在50年、60年以后,到底哪个器官会成为他人生中最脆弱的器官,从而影响他整个生活质量乃至导致死亡。

  事实上,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可以通过穿戴数据实时采集人的脉搏、血压等数据。有了这些数据以后,绝大部分康复病人包括残疾人、脑卒中康复都可以放在社区进行管理。

  在家里对着电脑也能看病

  一个人生病了,但是他不需要去医院也没有医生,就在他的家里,有一个万能医疗机,可以瞬间诊疗疾病——这是电影《极乐空间》里的场景。这个场景虽然是一个科幻想象,但在智慧医疗的追求者看来,未来并非不能实现。

  不过,在抵达那看似还遥远的未来之前,在今天的不久之后,在家里对着电脑请医生看病将很快成为现实。今年9月底成都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中心与省医院合作开通的家庭远程医疗系统就是一个最新案例。

  在家庭远程医疗系统中,一端的医学专家坐在医院的医疗中心里,另一端的患者则坐在社区卫生中心专门的视频前,患者与医生通过互联网“面对面”,其余一切包括患者讲述病情、介绍检查情况、专家给出治疗方案和健康建议等都如同在医院一样。

  苏坡社区卫生中心开启的仅仅是社区与医院之间的“互联网+医疗”,但有了这一步,今后患者在家通过互联网连线专家完成就诊并不遥远。四川华佗在线正在试水这样的网络就诊模式。他们借助医院医生的碎片化时间,通过网络为有这种需求的患者进行远程问诊,并指导患者如何治疗和用药。“除急重症外,对于常见病、多发病,这样的模式很有效,尤其是在人口多、医疗资源相对分配不均的内地。”四川华佗在线的代表杨玉梅说。

#p#分页标题#e#

  不仅看病,在互联网+下,你大可不必移步医院药房或者药店,因为领取药品的方式也将发生改变。只要你完成了药费支付,医院在为病人看完病之后,会马上通知药房或你家附近的药店,药品随即就会为你送上家门。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