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疾病修饰治疗方案上市一周年广获好评
2025年7月1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认知障碍精准防治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顶尖神经内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精准防治策略与发展之路。会议由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指导、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主办,旨在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分享仑卡奈单抗中国临床1周年数据
在经验分享环节,四川华西医院陈芹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华岩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彭国平教授和珠江医院郭洪波教授分享了中国DMT治疗应用1年的学术和观念发展。
华西医院陈芹教授“把中国经验反向输出全球”,已经建立了 “初筛诊断确认安全基线治疗监测闭环应急”的 MDT 五节点标准化临床路径,患者统一使用结构化 MRI 模板并由专人协调随访。截至 2025 年 4 月,共 105 例早期 AD 患者完成 ≥4 次输注及至少 1 次随访 MRI,ARIA 发生率仅 10.48 %(11/105),均为轻度、无症状,验证了三级中心实施 DMT 的安全可行性。
刘华岩教授所在中心一年内为54 例AβPET/脑脊液阳性的 MCI 或轻度AD患者启动仑卡奈单抗诊治,45 例仍在规律输注,最长已完成 36 针,11 例累计治疗超过 12 个月。随访用药6个月患者中,有46% 获得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方面的改善。刘华严教授表示,在临床一年的诊疗实践中,抗Aβ单抗的规范化治疗与精准诊断早治路径的可行性,是保障患者最终治疗获益的重要手段,中心最高年纪患者为86岁。
刘军教授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SAIL计划,数十家家单位联合建立三级防控闭环体系,通过社区筛查与中心诊疗相结合,输注依从率显著提升,ARIA及输液反应轻微且可控,展现了区域协作模式的优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彭国平教授展示了浙江省DMT网络“由点到面”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基层到中心的数字化一体云平台,统一随访节点及量表,并建立了省级AD数据库与样本库,实现了人才与数据双循环。
珠江医院郭洪波教授和团队把AI早筛装进手机,让社区老人“刷脸”就能完成认知体检;他们在广州荔湾搭起了“记忆驿站”,在新媒体开辟“忘不了课堂”,志愿者陪老人做手指操、唱老歌。她认为:“技术可以治病,但唯有温度才能治心。”
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在行动分享环节
大会主席贾建平教授指出:““第二届认知障碍精准防治研讨会”不仅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疾病修饰治疗的重大临床成果,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 阿尔茨海默病疾病修饰治疗方案上市一周年广
2025年7月1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认知障碍精准防治研... - 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DMT方案破晓一周年
2025年7月,随着“第二届认知障碍精准防诊治研讨会”的召开... - 王老吉药业联合社区送清凉 关爱烈日下最可
福州连日来持续高温,烈日如炙,给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带来... - 薇诺娜净衡凝胶上市:破解白癜风复色困境的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