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知识


村医李周元和他的“小村便民医院”

2014-07-11 09:36 | 来源: | 浏览 :

  光明日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通讯员 刘高潮

  采访归来我彻夜难眠,一位身穿白大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忙碌的身影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

  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是一个永久的民生话题,而记者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上伏村采访时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情景。

  一位叫许秋满的患者告诉记者:“你们打听李大夫,那真是个好人呀!自他当上村卫生所所长,老百姓看病不掏挂号费,吃的也是平价药;别看他是个乡村大夫,本事可大哩!小病配个偏方,不花钱也能治好;常见病对症下药,少花些钱就能见效;遇到危重病人他总要亲自护送到大医院去救治;从不让咱庄稼人多花一分冤枉钱”。

  1996年以前,上伏村的卫生所是集体经营,由于条件差,村民看病抓药都跑到了河对面的下伏村,包扎个小伤口还得跑到镇卫生院,十分不便。1998年,在李周元的提议下,村里投资110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所。他又筹集了20万元购进了医疗设备和器械,让村里底垫了8万元的药品基金,投入了10万元的农民健康教育经费,招聘了5名医护人员,分设了10个科室,建了个村庄里的“便民医院”。

  随着医疗条件和医疗质量的改善,加上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高,附近村民有病也都愿意先叫李周元看看。无论是本村的村民还是外村的乡亲,老李都一样对待,挂号、就诊、手术、住院治疗四免费,患者只需负担药费就行。四十多年来,他每年为邻近10几个村看过病的农民约有800多人。老伴经常埋怨他:“一年365天,就没让人睡过一个囫囵觉,,有时一晚上脱了穿、穿了脱,要起四五次呢。”后来,他索性住到了卫生所里,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一听到有急诊病人,随叫随到,距离近的骑个自行车,远的就骑上摩托,需要送医院时他就打电话叫村煤矿的司机拉上病人一起去。2004年冬季的一天,一位叫李向阳的青年骑摩托时发生车祸,大脑出血,生命垂危,李周元急忙叫上司机和村干部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使其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个小伙子结婚时,还专门领着妻子登门拜谢他这个救命恩人呢!

  当乡村医生41年,开小村医院18年,李周元出了多少次诊,治愈了多少患者,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是靠高尚的医德和为人民服务的赤诚爱心来呵护农民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的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称号对李周元来说真是受之无愧。

[责任编辑:李国强]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