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知识


为“看病难”注入一剂“活血药”(1)

2015-12-21 23:50 | 来源: | 浏览 :

url:,id:0

“看病贵、看病难”既是百姓的呼声,又是辽宁医改的重头戏。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辽宁在不断探索中开展医院集团化改革,政府搭台、医院唱戏,其实质是合理调配管理和技术资源,让合作各方共赢,达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患者在集团各医院得到同质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集团化的探索之路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深耕辽沈,辐射东北,闻名全国的三甲特大型医院,依托它雄厚的实力,担当起了一家公立大型医院在医改中的责任,在探索区域托管、同城托管的路上,托举起原本实力薄弱的基层医院,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福泽更多的百姓。

同城托管

大医院基层医院双向转诊模板

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最头疼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医改要求后,中央再次对推动分级诊疗作出部署。

从实践看,分级诊疗无疑是解决大医院患者扎堆这一“看病难”问题的良方,但许多患者对于“基层首诊”的排斥心理仍未消除,仍然担忧看病真的会更便宜吗?病情会不会被耽误?分级诊疗要真正“破冰”,推动解决“看病难”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不均衡。中国医大一院作为区域医疗核心,不计得失,勇于承担起大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龙头作用,从基层医院寻找突破口,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畅通通道,同时,帮助基层医院解决人才、设备等关键问题,不仅救活了基层医院,更造福一方百姓,成为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的现实模板。

历史沉积

缺乏管理+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2013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大东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东区人民医院被医大一院正式托管,更为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成为省内第一个实施同城托管模式医联体改革举措的医院,开创了省内纵向医疗资源整合的运作模式。同年10月份,医大一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使医大一院先进的管理、人才、资源、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向下沉淀,对大东医院进行了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完善医院的基础建设,推动医院正规发展。仅仅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使大东医院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前身为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城区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处于劣势,医院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不高、医疗设备落后等,医疗技术水平不能够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规范管理

纠正违规行为优化医疗流程

托管后,大东医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规范医院管理,优化医疗流程,科学调整门诊及临检辅助科室的布局,使患者就诊更便捷。增加门诊诊桌开放率,增加出诊医生,安排7名主任医师定期出专家门诊,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增强技术力量。调整病房结构,增加床位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

重视人才

“送出去”“请回来”公开竞聘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内核。在人才培养上,实施“送出去”、“请回来”、公开竞聘优秀管理人才的方式,进行医院的软实力发展。

目前,大东医院已经持续开展21次面对面授课和46次远程培训,每年约有5000余人次的技术人员接受了来自医大一院的高规格的专业培训;医大一院还无偿接受来自大东医院选派出的30余名青年骨干的进修学习,促使大东医院的整体诊疗和救治能力在短期内得以大幅提升。

此外,大东医院还把老专家“请回来”。医院制定《返聘人员管理办法》,规定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予以返聘,同时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并通过全院公开竞聘产生中层干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医院建设

3

1

[责任编辑:yfs001]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