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资讯


寻求共赢 医药企业国际合作逐渐深入

2014-09-22 15:10 | 来源: | 浏览 :

  本报记者

  魏国安报道

  今年8月以来,国内医药企业在国际合作开发创新药方面频有动作。绿叶制药与韩国上市制药公司韩美将共同开发韩美一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泛HER抑制剂Poziotinib用于癌症治疗;赛诺菲将2个用于治疗COPD、哮喘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前化合物授权给国内生物技术公司再鼎医药,进行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日前,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与百济神州(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勃林格殷格翰为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免疫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提供生物制药的生产。这标志着上海在生物医药代工试点探索中迎来了“第一单”。

  业内表示,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创新药跨国合作不仅覆盖到研发的更前端,也拓展到临床研究后期,且合作方式越来越紧密。

  生物医药代工试点“第一单”

  “合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利于候选产品进入临床,预计明年百济神州抗癌药可进行临床研究生产。”百济神州首席执行官欧雷强表示。

  2013年6月,勃林格殷格翰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近5亿元,打造跨国药企在华首个运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生物制药基地。合作引入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工艺、技术、标准和经验,并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启动合同制造外包(CMO)试点,为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探索有效路径。

  百济神州成为该基地建设以来正式签署商业合同的第一家医药企业

  类似于百济神州,以研发驱动的生物医药类初创企业规模都不大,前期小型试验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但中试之后的阶段需要大型设备和厂房,通常会寻求大型药企闲置生产线进行合作。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等法规,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采取“捆绑”管理模式,药品批文只颁发给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这意味着研发类药企必须自建厂房,才能走完新药产业化的全流程。以抗体药物为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1000L规模生物反应器生产线,需要约1亿美元。

  由于政策上的限制,很多研发类药企往往选择把研发成果卖掉,而新药上市以后的效益与研发企业无关,这大大损伤了研发企业的积极性。

  生物制药对于生产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能有专业的制造外包服务平台,将为新药产业化省下大量时间和成本。去年,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率先与勃林格殷格翰合作启动合同制造外包基地建设,开启了这一领域与跨国医药巨头合作的尝试。

  业内普遍希望这一试点能逐渐在全国推广,并加快引入“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以避免打击企业创新积极性和新药流到海外。

  国际合作逐渐深入

  据了解,从产业角度考虑,在生物医药领域试点制造外包,好处非常明显:首先可以让药品研发企业获得很好的回报,带来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其次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如果研发企业为了拿到药品批文而新建生产线,会造成多方面的资源浪费。

  在生物医药领域,美国、欧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区域已陆续放开了制造外包,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典型案例如新加坡,在地价高、空间紧的情况下,吸引世界顶级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建设了30个生产基地。目前,生物医药与电子、化工等并列,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虽然国内对于生物制药的CMO试点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表述,勃林格殷格翰执行董事长成员冯保表示,勃林格殷格翰与中国政府以及上海政府的沟通中得到一个信号,让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中国上海投资生物医药基地,未来将继续进行生产基地的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要真正实施CMO模式,我国需打破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捆绑”的模式,引入国际通行的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即除生产企业外,研发机构和经营企业也能获得药品上市许可。

  勃林格殷格翰与百济神州的国际合作不仅是上海启动合同制造外包试点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同时也是国内药企与跨国药企进行优势互补、弥补国内产业不足的更深入合作的缩影。

  近年来,全球新药研发呈现投入不断增加、创新品种减少、产出难度攀升、研发模式剧变的态势。大型跨国药企保持高增长困难重重,纷纷通过裁减研发部门,设立新兴市场研发中心等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收购兼并充实产品线,增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还出现了转化医学指导下的创新生态NETS,即公开、合作、协同的研发模式。

  总体来看,大型跨国企业的研发重心在逐步调整,包括化学药与生物药的融合与相互促进;生物标志物、诊断技术和可预测疗效及不良反应诊断新技术的开发;拓宽研发领域,收购低风险对象等。同时,通过收购并与学术界、小型公司合作,解决技术转型。相应的,国内医药企业的创新模式也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与科研院所、外企、合同外包服务(CRO)公司的合作日渐频繁。

  与外企合作促本土企业发展

  在医药研发CRO这一国内新兴产业上,尽管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规模还不大,但是其发展速度却不容小觑。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超过500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2011年业务规模达55亿元,而2012年进一步增长至60亿元,在全球大约占据5%的市场份额。

  据《全力提升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产业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15年,中国本土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有望较目前水平翻一番,相关业务规模总量预计将达110亿元。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药企业核心研发外包基地之一。

  目前,中国正在不断融入全球药品研发体系,并凭借国内的成本优势、人才优势、疾病谱优势等吸引着国际上大批研发外包的订单。业内认为,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给了国内药企和国际先进医药研发技术亲密接触的机会,并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我国企业必须在研发外包服务的过程中,不提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在日渐激烈的医药产业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利用外企的优势,无论是从研发的仿制药质量层面,还是从研发的理念层面、软件层面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把我国医药工业向前推进一步,是需要行业认真考虑的问题。”辉瑞制药中国区总裁吴晓滨表示。

  事实上,很多国内制药企业已经与跨国制药商达成合作。例如,和黄中国医药正在与美国礼来合作,开发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呋喹替尼,与英国阿斯利康合作,研发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的药物——沃利替尼。百济神州正在与德国默克合作开发癌症药物。

#p#分页标题#e#

  “从医药工业这个角度,外资企业能够给中国医药做的贡献还是相当多的。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国门,面临国际市场准入、与医疗保险公司谈判、与医师协会谈判等问题,中国企业与外企的合作空间相当大。”吴晓滨介绍。

(责任编辑:HN022)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