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资讯


圣和药业董事长王勇:认真做一家“百年老店”【2】

2014-07-04 09:26 | 来源: | 浏览 :

不让一粒次等药流入市场

除了经济上的投入之外,为了寻求技术支持,王勇还经常奔波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一次次向专家、教授虚心请教,在交往中与他们建立了密切联系。

时至今日,在全国近5000家制药企业中,圣和药业已跻身百强,从最初生产一、两种药品,快速发展成为一家集医药研发、药品生产和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药品生产企业,跻身“国家新药创新孵化基地”。

然而,对王勇来说,荣誉不仅是对过去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激励。采访的两小时,他谈得最多的是企业的责任,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最核心的就是药品的“安全有效”。

王勇一直要求每个员工牢记做药人的责任,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保证病人吃到的每一粒药都是安全的药、管用的药。

正是这一份对责任的坚守,圣和药业于1999年通过国家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批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

也是这一份对责任的坚守,圣和决不让一粒存有质量隐患的药物流入市场。王勇说,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规范守法”这条底线必须要坚守,对于事关人命的制药企业更是如此。“有些药服用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虽然概率较低,但是对遇上的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一百的事情。而圣和,为了做大做强,做出信誉,做出品牌,制定了比国家标准还要严格的内控标准。”王勇介绍,有一种药物,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2年,圣和的内控标准有效期是1年半,对于一年半后尚没有销售出去的价值2000多万的药物,圣和全部进行了销毁,“尽管还在有效期内,但是随着杂质的增加、质量的下降,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加大了,我们就进行了销毁。”

从短期来看,圣和销毁药物的行为增加了成本,但是长期来看,对于企业的信誉和发展是有益的。采访中,王勇不止一次提到,要把圣和打造成“百年老店”。为着这个目标,圣和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加大了生产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提高销售终端的专业服务意识。比如,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专门服务患者,普及用药知识,让更多老百姓知道用药须知,做好跟踪服务,记录药效和不良反应。

殚精竭虑打造“百年老店”

在王勇看来,把一家企业做成“百年老店”,除了要有市场、有口碑,更需要有卓越的管理机制。“以前,我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这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的通病。”王勇说,中国的民营企业起步时大部分是靠创业者一个人打拼出来,是“人治”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弊端就会显现,“我们圣和要做百年老店,就必须转变成‘法治’的企业,制定出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然后按制度办事。”

而这种转变,最好是由创业者自己亲自启动。这对王勇来说是个挑战,而他一如既往,选择了认真面对。第一步,就把目标锁定在了人才队伍的建设上。

王勇清楚地知道,所有好的制度能够发挥其作用,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现代经济学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医药行业更是如此。”

据统计,圣和的员工现有1000多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不乏药学、医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博士、硕士人才,圣和药业的核心管理层是由5位平均年龄在40多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而为了让员工最大程度的得到提高,圣和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对于自身,王勇也设定了目标——最晚60岁离开岗位,让圣和最优秀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这个‘优秀’的人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有人说圣和是王勇的,没错,圣和药业是我一手创办的,,可我却始终强调圣和是靠大家建设的,所以,这个接班人必须是全体圣和人公平公正民主选举的结果。”

记者问及离开岗位后做什么?王勇的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我希望,还能回到大学当兼职老师, 总结一下自己多年的思想与感悟,与年轻人多交流,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尽可能多地分享出去。”

知识分子出身的王勇,时刻忘不了自己“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采访中,记者偶然得知,与南京总统府毗邻的“南京六朝博物馆”将于8月9日开馆,而在一开始,这个地方是要用来建圣和总部大楼的,后来这地块考古发现了六朝建康都城宫城的东城墙遗址,王勇的初衷变了,“我要为南京造一个关于六朝的历史博物馆,长久地传承下去,让后来的人可以从历史的点滴痕迹里,怀想我们祖先曾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镜,做好传承,帮助未来的发展。” 

【1】【2】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