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疾病防控


让精神病人免于“恐惧” 生计救助与治疗同样重要

2014-10-11 10:30 | 来源: | 浏览 :

让精神病人免于“恐惧” 生计救助与治疗同样重要

近段时间由精神病人肇事发生的伤人、纵火等事件频发;专家:滋事、肇事肇祸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2014年10月11日



家住长沙开福区的方方(化名)恢复得很好,她喜欢跳跃的颜色,指甲也涂成亮黄色。图/记者罗莉兰



47岁的张好(化名)第一次检查出精神障碍是在十多年前。他也住在长沙开福区,因为经常破坏床,家人便在阳台上铺棉被给他当床。图/记者罗莉兰

    10月10日,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就在前两天,永州一男子冲进一所小学,劫持了一名该校女生,所幸人质最终获救。而该男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近段时间,由精神病人肇事发生的伤人、纵火等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之痛”。

    记者从湖南省卫计委了解到,湖南目前已将20多万重性精神病人纳入管理,对其中的15.8万名患者由基层的精防人员进行了随访管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有让恐惧社会的精神病人消除恐惧,回归社会,他们才不会让这个社会充满恐惧。

    综合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本报记者刘少龙报道

    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不必恐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1600万。

    北京回龙观医院是北京市属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该院院长杨甫德认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伤人事件应正确看待,不必恐慌。同时,这肯定是偶发的,不是群发的,也不是常规状态下经常出现的状况。

    精神障碍分为很多种类,按严重性分为重症或者轻症两大类。“出现严重暴力肇事行为的患者,多半是重症精神障碍患者。”杨甫德说,“在整个精神障碍患者中,通常仅有1%的患者属于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这1%里面,出现肇事肇祸行为的人不会超过10%;这10%里面,出现肇事肇祸行为的绝对不是经常现象,必然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出现了幻觉或者妄想等症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司法鉴定所所长谢斌用一组数据表明“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并不比正常人高”:根据瑞典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有暴力史的精神疾病患者仅占其总数的8%左右,而正常人则有近20%曾使用过暴力。

    仍然存在的偏见与歧视催生恐惧

    由于对精神疾病长期的偏见和歧视,整个社会对精神病人仍缺乏关爱,甚至是排斥的。

    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曾做过一项调查,50%以上的人不愿与精神疾病患者为邻,40%以上的人不愿住在精神疾病康复设施附近,更多的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有破坏性”,容易危害他人。

    谢斌表示,其实,精神疾病确实像许多慢性病一样,是可控可治的。就以发病率不到0.5%的精神分裂症为例,经治疗有1/3的人可恢复到原先的状态,1/3的人可带着症状生活,另有1/3的人疗效不好,社会功能退化。而80%-90%的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均可获临床治愈。

    对于精神病人,卫生部门提出的口号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但现实是,无论负责“治”的精神科医生,还是负责“收”的病床,数量都远远不够。同时,治疗精神疾病的医药负担分外沉重。

    精神疾病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也导致有些精神病人家庭因为贫困而中途放弃对病人的治疗。

    据精神卫生科专家介绍,滋事、肇事肇祸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某些部门属地管理意识薄弱、没有积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没能协助解决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实际困难。

    有些家庭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家中有精神病患者,一些精神病患者不愿或不敢就医。

    政府的“兜底”责任承担到位了吗?

    对精神病患者而言,经过医院诊治后,“如何融入社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处长谢辉说。

    精神卫生专家建议,政府应当承担“兜底”责任,应当把对精神病人的治疗纳入社会管理体系,而不应当把所有责任压在监护人身上,政府需要承担部分义务。

    精神卫生专家指出,注重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降低患者复发率、肇事肇祸率,才能促进家属把患者接回家。

    在北京市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重症患者小张已能专心参与平绣康复,绣出的图案细腻。北京回龙观医院开发出一系列精神疾病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亦兵介绍,湖南已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体系建设,启动了“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分类干预。目前,全省确诊登记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0.5万人,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对其中的15.8万名患者由基层的精防人员进行了随访管理。

    同时,201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重性精神病患者救助工程,任务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5000人,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目前,省财政投入7870万元,市、县级配套630万元。截至9月,湖南省5000名救治救助目标人群已全部纳入救治救助。

    链接

    他们的危害行为风险能否预测?

    “全社会都要做好相关准备”,谢斌表示,患者的发病肇事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但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一些“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测判断。

    这些因素包括:男性,青壮年,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未婚,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智能偏低,,有婴幼儿时期神经系统疾病史,如颅脑外伤、高热等,有童年期家庭环境偏差,如受虐待、父母离异等,学习困难,有品行障碍,如逃学、斗殴、虐待动物等历史,药物或酒精依赖者,有反复家庭暴力或违法行为史,有冲动型或反社会型人格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偏执型、特别是伴有嫉妒、被害妄想及命令性幻听者,等等。

    谢斌表示,虽然少数患者确有反复暴力的倾向,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学会自我保护,就可以将危险性降低到最小。

    故事

    他的妻女经常来看他,她常去跳广场舞

    本报长沙讯长沙市开福区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区共有1415名重性精神病患者,60岁的乾爷就是其中一位。他整天游荡在长沙开福区的街头,口头不时念叨着。讲起10月8日的月全食,他笃定地告诉身边的人:“月球将撞击地球,将引发爆炸。”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乾爷一个人住在破旧的平房里,屋里堆放着这几天捡拾到的瓶子,身上穿着污迹斑斑的衣服,他好几天没洗澡了。幸运的是,他家附近的亲戚会定期去社区帮他领取免费治疗的药物,他的女儿和妻子也会时常来看他。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方方(化名)初次发病的原因则是感情受挫。她也住在长沙市开福区,已经40岁的她因为积极接受治疗,恢复得很好。她梳着长辫子,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她喜欢跳跃的颜色,卧室的床单是亮绿色,陪着她的公仔是橙色的,指甲也涂成亮黄色。现在方方常去学做手工,认识了现在交往着的男朋友。她和70岁的母亲住在一起,母亲偶尔会带着她去跳广场舞。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未来自己可以独立生活。

    记者罗莉兰通讯员李益德

    被病人殴打,他获医护人员“委屈奖”

    本报长沙讯 在湖南省脑科医院,今年已有32人次获得医护人员“委屈奖”,黄松亭就是其中一个。

    他是湖南省脑科医院的一名普通保安。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停车坪内,一男子与同伴女子突然发生争吵,男子开始追打她。保安们发现后,赶紧上前制止,却遭男子攻击。黄松亭躲闪不及挨了一下,当场鼻梁骨折。

    女子说打人男子是她老公,患有精神疾病已经13年了,“这次是前来看病的,没想到突然发病了……”

    湖南省脑科医院合并躯体疾病精神科主任蔡溢说,精神科病房的医护人员们都“久经考验”,具备一定防范意识,但对突发的攻击行为仍防不胜防,病人纠缠、谩骂、恐吓、吐痰、泼赃物、抓咬踢打等行为时有发生。

    记者张莹通讯员杨文郑烨

上一篇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