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法规


互联网+医疗改变着我们的医疗方式

2015-11-05 22:55 | 来源: | 浏览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正在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远程会诊

  今年8月,省卫计委出台《关于开展家庭远程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并试点家庭网络医疗服务,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在指导意见中,对工作目标、原则、步骤、准入等进行了规范和提出了要求。以此为标志,我省互联网+医疗迈入了新的阶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医疗卫生也开始“触网”。近年来,我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施了众多的便民服务项目,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惠、便捷。

  9月21日,成都市三医院开通一年的微导诊服务全面提档升级,过去患者需扫描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后,才能享受查询等服务。升级后,人们不受任何通讯设备的限制:手机、电脑、iPad等能够下载使用微信的通讯设备,均能下载“微导诊”,实现微信预约挂号,有专人24小时为您预约挂号服务,无论市民在任何时间段、地点都可以通过“微导诊”平台实现预约。而且三医院“医联体”医院已经共同建起双向转诊“微导诊”平台绿色通道,且预约诊疗服务的时间已经可精确至“分钟”。

  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很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医疗服务也不例外,而且正延伸至更多的层面。

  服务:

  缩短患者的时间成本

  9月17日上午8点,62岁的严维修在家人的陪伴下,不慌不忙地出门。这一天,他要去华西医院心内科看专家门诊。20分后他来到门诊室外,静静地候诊。可就在几年前,他到华西医院看专家,早上5点就起了床,然后赶到医院门诊部,在早已是长龙的挂号队伍后面排起了队,尽管来得不晚,但心里还是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而这一次,他是一周前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预约专家号服务平台提前挂上了专家号。“这种网上预约专家号确实给我带来了好处,如果能挂上就看,挂不上华西的号还可以选择其他医院的专家,既不必像过去那样起个大早去排队挂号,又避免了这家医院挂不上,别家医院的号也没了的情况。”严维修说道。

  与他不同,何军也从医院的网络服务中感受到了方便与快捷。9月16日,他到省医院看病,上午10点看完专家门诊后,拿着处方准备到大厅缴费,以前缴费窗口通常都是排着长队。不过,这次他直接去了门诊大厅前自主缴费机,插上就诊卡、然后银行卡、输入密码……三道程序后,所缴费用清单打印出来,处方里药品名单也一并传到了门诊药房,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在不到5年时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医疗服务上的运用,已真切地让患者感受到了医疗服务的变化。在我省各大医院,普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有的还有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咨询等。部分医院还不断利用信息化平台创新服务,成都二医院的手机查询检查结果、三医院的可穿戴设备监测心电动态……这一切改变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患者花最短的时间,能同样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模式:

  改变就医传统观念

  9月14日下午,省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里挤满了人,他们中有医院的领导、专业网络人员、医疗专家,大家的目光都紧盯着屏幕,屏幕的另一端是成都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中心的远程会诊室。下午3点,家庭网络医疗调试开始,一位陈姓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医生的陪伴下,通过家庭远程医疗系统向省医院的糖尿病专家讲述着病情。“你的饮食是否有不合理?身体好像有些发胖,站起来让我看一下。”在医生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后,又通过视频查看了患者的身形,然后建议患者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省医院网络部部长周宏说,这是省医院为家庭远程医疗开发的新系统,现在系统可直达社区卫生中心,今后还将进一步延伸至患者家中,最终实现患者在家里也可与省医院医生进行面对面的疾病咨询、诊疗服务等。

  在周宏看来,以前各家医院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创新方便了患者,而现在试运行的网络医疗则改变了就医的方式,是一次就医模式上的革命。

  省医院在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考察、调研后,先期开发出了与苏坡社区卫生中心的网络医疗系统。周宏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运行可达到与社区医生上下联动,也能通过网络实现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这只是第一步。今后还会建立起患者家庭的直接连线。在医生的时间上,可以利用医生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医生分期分段值守,保证网络医疗的进行。

  前景:

  让互联网+惠及更多人群

  互联网+医疗,不仅是就医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互联网+还将延伸到与健康相关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更多实在利益和便捷。大力推进互联网+,已成为我省卫生行政部门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

  据了解,目前我省在率先出台《关于开展家庭远程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后,正着手研究并尽早出台互联网+医疗的收费标准、医保结算、责任保险、互联网家庭医疗执业点准入、电子处方认证等相关事宜,以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这项工作。还将建立健全互联网家庭医疗相关的制度和模式,建设完善“健康四川”服务平台,互联网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覆盖率超过40% 。

  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互联网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覆盖率80%,并向西部相关省市拓展。依托国内外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结合四川在电子、教育、科研的雄厚实力和众多信息化专家,打造国内一流的“互联网+健康服务”产业孵化中心,开展应用研究,孵化和培育“互联网+健康服务”项目。打造一批“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示范企业、示范机构,引领“互联网+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同时,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依托国内外优质的投资商、制造商、运营商以及金融、保险等企业投资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带动移动互联产品等制造业及组装、物流等延伸产业的发展,建立国内一流的健康服务产业关联集群。

  互联网+医疗四川大事记

  健康四川:2014年10月,国内第一个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健康四川”服务云平台正式上线。年底前全省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全部接入云平台,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等手段,为老百姓提供就医导航、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新农合(医保)信息查询等服务。

  家庭远程医疗政策制定:2015年8月,四川出台了国内第一个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开展家庭远程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对试点工作的目标、原则、步骤、准入等进行了规范。完成了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重大课题——《四川省“互联网+医疗”发展研究报告》,提出了在四川优先发展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建议。

  家庭远程医疗服务试点:2015年9月,出台了《关于成立四川省家庭远程医疗管理指导中心等的通知》;成立了省家庭远程医疗管理指导中心,负责管理家庭远程医疗相关信息;成立了四川省家庭远程医疗华西中心和四川省家庭远程医疗省医院中心,负责对家庭远程医疗试点提供技术指导。

  互联网医疗服务试点:2015年10月,以“健康四川”作为全省家庭远程医疗的入口和开放统一信息系统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试点。实现疾病首诊在医疗机构完成,诊疗咨询、网络预诊、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通过互联网完成,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体系。

  居民健康卡:自2012年5月,我省作为全国第二批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以来,全省已制发卡460万张,,居民健康卡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基层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全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系统中健康档案与基本医疗无缝对接,与新农合、医保、药监等相关业务系统实行有效衔接,实现了县乡村管理一体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健康档案基本信息与诊疗信息管理一体化。

  大数据分析与利用:与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中心进行医疗大数据分析战略合作,将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医疗卫生业务相融合,对医疗数据进行挖掘和运用,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效率和大数据的应用水平。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