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法规


鹭燕药业:业绩增长放缓成长潜力有限

2014-06-16 16:46 | 来源: | 浏览 :

  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披露招股说明书,不超过3,205 万股(包括公开发行的新股及公司股东公开发售的股份),占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推荐阅读

如何寻找股票买卖点

迅速了解个股压力支撑位,买卖点…[详细]

现三重磅利好 A股红周一板上钉钉?
  • 上交所:海润光伏除权偏差将差额补偿
  •   招股说明书显示:

      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呈现整体分散、趋于集中的竞争格局。根据商务部统计,2012 年前100 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市场总规模的64%,同比提高近1 个百分点。2011 年5 月5 日,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明确提出:到2015 年,国内将形成1-3 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以及20 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

      2012 年福建省发布的《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省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末,药品批发前十名流通企业的年销售额将占全省批发销售总额的90%以上。

      目前医药商业经过行业兼并整合已形成“全国+区域寡头”的竞争格局,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引导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有区域优势的医药流通企业将依托自身渠道、资金、管理、品牌等优势加快兼并收购;部分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亦将依靠规模优势、资金实力加大投资布点力度或并购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全国医药流通企业及区域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加剧。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将进一步加快流通网络布局建设, 提升市场占有份额。中小医药流通企业或主动并入大型企业,共享大型企业的资源, 或采用联购分销、共同配送等方式结成合作联盟。

      若在市场格局变化的竞争环境下,公司不能继续保持在福建省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在福建省内的行业领先地位将可能受到冲击。

      二、行业政策风险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压缩医药流通环节、降低药价、医药分开和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公司主要面临的行业政策风险如下:

      (一)招标政策变化风险

      现阶段我国的招标政策实行以政府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福建省八标采购中明确了福建省中标药品采购与配送实行“两票制”,该方案的实施将药品生产企业至医疗机构之间的多个流通环节压缩为配送企业一个环节,从而达到压缩流通环节,削减中间费用的目的。

      公司医药分销和零售连锁业务主要在福建省开展,其最主要经营模式为将药品直接配送至医院的纯销模式,公司建立了覆盖福建省各地市的医药分销网络,符合压缩药品流通环节的相关政策导向和要求。若未来改革过程中,国家或福建省的招标政策发生变化,公司的经营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二)药品降价导致医药流通环节盈利压缩风险

      2000 年以来,医药行业经历了约30 次药品最高零售价降价。2012 年国家发改委对消化类、抗肿瘤类、免疫和血液制品等药物的最高零售价进行了调整,平均降价幅度在17%左右;2013 年国家发改委又对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物的最高零售价进行了调整,平均降价幅度为15%左右。

      目前公司的毛利与药品价格挂钩,国家发改委下调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可能导致该药品销售价格下调,公司从该药品获取的单位毛利下降。未来若药品价格持续下降,公司将面临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风险。

      (三)医药分开政策风险

      “医药分开”政策主要是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行规”,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目前各省实施“医药分开”政策的试点医院主要采取药房托管和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方式,上述方式目前尚未影响医院药房在药品销售中的地位,亦未对现有医药流通格局造成冲击。未来医院药房可能完全独立于医疗体系,并以药品零售商的角色参与市场竞争,公司若不深入布局福建省医药分销和零售一体化网络, 将可能在未来医药分开后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四)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的风险

      为改变医药流通行业长期以来小、散、乱的状况,优化竞争格局,药品监管部门出台新版GSP、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对医药流通企业在场地、设施、资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信息系统、规模以及服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若不对目前的仓储、物流设施、零售药店的管理进行改造升级,充实专业技术人才,将有可能无法满足新的监管要求。

      三、经营风险

      (一)药店租赁房产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经营的118 家直营药店,其中有114 家是通过租赁房产经营。虽然大多房产的租赁合同期均在五年及五年以上,租赁双方在合同中也明确了权利和义务,以确保所租赁的房产在租赁期内保持稳定经营,但仍可能因多种不确定因素而面临一定的风险,例如租赁期限届满无法及时续约、房产拆迁、改建及周边规划发生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药店的正常、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近年来全国房价和房屋租赁价格的不断上涨,公司面临营业场所租金成本提高的风险,进而增加了公司零售连锁药店运营及扩张成本。

      (二)跨区域拓展业务风险

      目前,公司在巩固和提升福建省医药流通市场份额的同时,抓住行业整合的良好时机,通过经营管理模式的复制,稳步向福建省外医药流通市场扩张。公司通过收购江西瀚海、成都广福、安徽大华、嘉文洋行、江西赣卫和成都仁邦,进入江西省、四川省和安徽省的医药流通市场以及香港地区的医疗器械分销市场。尽管公司在扩张过程中,对拟进入的市场、相关企业等进行了详尽的调研,但如果公司不能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将面临跨区域经营的风险。

      (三)涉足新业务风险

      公司自设立以来,除做大做强药品分销和零售业务外,还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2010 年以来,公司通过收购的方式涉足疫苗分销领域,目前已在福建、江西、四川和安徽四省建立了疫苗销售网络。此外,公司先后通过收购同一控制下的燕来福制药和博肽生物,进入中药饮片和天然食品的生产领域。

      在新进入的业务领域中,疫苗流通属于医药流通行业中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大的细分行业,有助于保持公司未来的持续成长。由于疫苗分销业务的客户、市场环境、盈利模式与公司主营的纯销业务不同,本公司现已形成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等均应相应进行调整,以满足对疫苗分销业务的管控需要。若公司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建立完善的适应疫苗分销业务的内控体系,可能会使新业务的发展受阻。

      另外,疫苗流通行业相比于传统的医药流通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且疫情具有突发性、多变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因此,行业波动起伏较大,市场竞争格局不稳定,这也会给公司发展疫苗分销业务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

      (四)经营许可风险

      医药流通行业采取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制度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认证制度,证书有效期为5 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3 年修订) 对医药流通企业的硬件及人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建省目前正在落实GSP 证书的换证工作。发行人及其子公司若不能满足GSP 再认证的要求,或未来部分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陆续到期无法及时延续,或因经营行为严重违法被吊销药品、医疗器械的经营许可证,均可能会对公司未来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五)疫苗分销业务的经营风险

      1、疫苗分销业务销售收入波动风险

      公司疫苗分销业务经营的产品为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二类疫苗。目前二类疫苗生产厂家较少,而疫苗经营企业较多,疫苗品种的代理权竞争较为激烈;此外, 二类疫苗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必须接种的疫苗,其销售收入还与公司销售能力、疫苗销售区域的疫情等密切相关。公司近两年疫苗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代理/经销品种及销售区域的增加导致,若公司未取得或失去优势疫苗品种的代理/经销权,或疫情发生突变,疫苗分销业务收入将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2、疫苗接种异常风险

      在疫苗接种中,由于被接种者身体素质存在个体性差异,并且受接种时机选择、或在接种前可能已患有潜在疾病等因素影响,部分被接种者可能会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或者全身接种异常反应。在合理比例内的接种异常反应个案应属于正常现象。

      但由于我国疫苗制品并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一旦被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接种异常反应后果,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度下降,接种率将会下跌。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通常会对相关批次疫苗进行封存、暂停销售,并对疫苗质量及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本身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社会舆论将会使公司代理的疫苗品种销售收入大幅下降,下游客户关系受到损害。此外, 疫苗产品因其储藏运输条件要求高、接种使用专业性强,其中任一环节把关不严均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或接种事故等方面的风险,上述因素均可能对公司疫苗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3、疫苗的退货及滞销导致的存货跌价损失和报损风险

      因疫情具有季节性、突发性、多变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如疫情发生突变或者接种率不及预期,疫苗经营企业经销的部分疫苗品种可能会出现滞销的情形。此外,疾控机构因接种率未达预期也会向疫苗供应商退货。

      因疫苗效期较短,滞销及退回的疫苗品种可能会出现近效期或过期的情形。对于近效期的疫苗,公司通常会降价促销,该部分存货有可能会出现跌价的风险;而对于过期的疫苗,公司须进行报损处理。上述存货跌价损失和报损金额若较大,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资金占用风险

      由于目前疫苗生产厂家较少,而疫苗经营企业较多,导致疫苗经营企业争夺疫苗品种代理/经销权的竞争较为剧烈,疫苗生产厂家相对于疫苗经营企业处于较为强势地位。疫苗经营企业为取得疫苗品种的代理/经销权及维系与疫苗生产企业的业务关系,通常需预付部分货款。

      因此,随着公司疫苗分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因预付货款形成的资金占用逐年增加,2012 年末和2013 年末,公司预付账款为7,485.87 万元和8,194.21 万元, 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04.57%和9.46%。

      另外,疫苗分销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各地疾病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中心疫苗采购经费支付一般审批环节较多、周期较长,导致报告期内公司7 个月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比重呈上升趋势。

      综上,公司疫苗业务预付账款规模的持续增长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回款周期较长, 可能会影响公司疫苗分销业务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四、业绩增长放缓风险

      公司最近两年利润表主要科目较上年同期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司2013 年业绩增速明显放缓。未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受经济形势、行业环境的变化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公司可能存在业绩增速继续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五、管理风险

      (一)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物流配送、人员及财务等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公司虽已采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保障了公司高效运营和有序管理,但不排除因规模迅速扩大而导致的管理风险。

      (二)仓储系统管理风险

      公司根据GSP 标准的要求,已建立、健全了严格规范的仓储管理体系,投入硬件、软件对全部药品进行全程监控管理。此外,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冷链物流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冷链物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尽管如此,公司仍存在仓储设施故障、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药品遭受损失的风险。

      (三)信息系统运行风险

      作为福建省医药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致力于信息化建设。目前,公司已建立了综合管理、物流平台和仓储管理等信息系统,并为供应商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了对公司业务及供应链的信息化覆盖。

      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深入及规模不断扩大,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标准化运行对公司的标准化运营、财务系统核算、业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十分重要。公司已通过身份识别、信息备份、保密设置、权限管理等多种方式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但依然存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故障、信息系统遭外界攻击等可能导致信息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

      六、财务风险

      (一)应收账款风险

      在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尤其是纯销业务细分市场,医院客户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占用流通企业的资金量较大。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增长,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也相应增加。2012 年末、2013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22,243.54 万元和149,932.37 万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54.92%和22.65%。

      公司主要客户为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其资金实力较强,资信较好,资金回收有保障,同时,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合理,0-6 个月账龄以内的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在95%以上,且未发生过大额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情形。

      公司疫苗分销业务的主要客户——各地疾病控制中心疫苗采购经费支付审批环节较多、周期较长,故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疫苗分销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增加,7 个月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比重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 年末,7 个月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比重由2011 年末的2.16%提高至4.82%。

      未来随着纯销和疫苗分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仍将处于高位,并进而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若公司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将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风险。

      (二)存货风险

      因医疗市场的特殊性,要求医药流通企业的药品仓储及配送必须满足终端需求的及时性、不确定性及突发传染性疾病的急迫性要求,同时,医药流通企业还需应对医药工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在途运输的不确定性。因此,医药流通企业必须对药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这对企业的资本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此外,药品的效期管理比一般商品更为严格,超过效期的药品履行相关程序后必须予以销毁。

      2011 年末、2012 年末和2013 年末,公司存货净额规模较大,分别为22,226.24 万元、42,554.97 万元和47,010.35 万元,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16.74%、19.15%和16.65%。公司虽然建立并执行了有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努力提高存货周转速度, 但仍可能存在存货损失的风险。

      (三)偿债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主要负债为流动负债,且大多为银行短期借款。2011 年末、2012 年末和2013 年末,公司母公司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37%、62.97%和63.91%。若银行贷款政策全面收紧或银行利率大幅提升,公司将面临偿债风险,经营资金可能出现短缺,从而影响公司的稳定经营。

      (四)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的风险

      公司的上游供应商主要为医药生产企业,下游销售终端主要为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期内,医院对公司的回款周期通常为90 天-120 天,疾病控制中心回款周期通常在120 天以上,2013 年因对各地疾病控制中心的销售比重增大,公司客户的回款周期呈一定的延长趋势,而上游供应商给予公司的信用期通常为30-60 天, 部分疫苗生产企业还要求公司预付部分货款,因此,公司上下游的付款及收款结算存在较大的时间差,且因药品的特殊性要求医药流通企业应对各种药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通常较低甚至为负数。2011 年、2012 年和2013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00.62 万元、-3,303.89 万元和-7,688.63 万元。若公司不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及存货周转速度,或银行借款到期不能续贷、亦不能及时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则公司的资金周转将面临一定压力,从而对公司偿债能力和业务的扩张造成较大影响。

      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物流中心、零售连锁门店的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已经全面规划并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预计项目完成后能够大幅提升公司的配送能力,提高公司在福建省医药分销市场的份额以及厦门地区零售终端网络的广度及深度。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作出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设备材料价格等发生变化而导致与预期的偏差;同时,公司还面临着竞争对手的发展、市场环境突变、医疗政策的变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项目建成后,市场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或发行人未能有效开拓市场,可能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预期收益。

      八、药品质量风险

      药品质量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药品安全问题。作为医药流通企业,公司严格按照GSP的规定,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药品采购资质审核、药品验收、药品在库储存养护、药品出库、药品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控质量事故的发生。但公司无法控制所经营药品生产环节的质量,故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可能出现药品质量问题,从而使公司受到药品监管部门的处罚,这将会对公司的品牌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均出自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