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学前沿


泸州医学院实施“科技兴校”战略纪实

2015-01-16 23:03 | 来源: | 浏览 :

  四川新闻网泸州12月24日讯 对泸州医学院来说,2014年注定是学校科技工作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捷报频传:1月,医学电生理学实验室正式通过验收,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月,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名单公布,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成果获得一等奖;4月,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获准成为四川省第二个省级大学科技园;6月,泸州医学院牵头组建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能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多年来,泸州医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五大战略,以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为抓手,以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出了一条强学科、增内涵、促发展的地方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新路子。

  凝方向、育团队,科学研究结硕果

  泸州医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不断提升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目前,学校坚持优势互补、中西医协调发展,形成了与区域医学中心相适应的三大特色优势学科群。其中,肿瘤基础与转化医学学科群围绕肿瘤的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等开展研究,在乳腺癌的病理机制、肿瘤的分子影像学诊断和肿瘤放射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学科群围绕心率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药物研发等开展研究,在高血压离子通道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学科群围绕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等开展研究,中西医结合慢性肾病防治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工作关键在人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科研领军人才为核心,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骨干, 以外聘学术专家为支撑,积极引进和聘用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整合区域企业和同类高校的人力资源,并通过出台《泸州医学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泸州医学院关于报考博士研究生规定》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措施,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同时还聘有两院院士及兼职知名专家等领军人才,他们为学校科技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通过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开发是泸州医学院科技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学校面向行业需求,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将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有机组合,通过多学科交叉,共同攻克生命科学医学难关,培育组建了4个省厅级学术创新团队。其中,“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防治团队”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心血管疾病电生理的基础与临床”、“血管生成与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肿瘤表观遗传学”三支团队为四川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校从制度设计和经费保障上,优先支持科技创新团队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通过不断培育和打造,他们已成为发挥我校肿瘤、心血管、中西医结合三大学科群优势特色的中流砥柱。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五年,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二、三等奖各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学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I、ISTP三大检索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0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论文26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论文7篇,最高影响因子文章达35分,发表于《Nature Reviews Cancer》。

  推改革、筑平台,科技创新入佳境

  泸州医学院积极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深化科技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改革,努力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逐渐形成了多方互动、协调有序、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修订了《泸州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泸州医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泸州医学院科研行为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和创新科技激励、科技约束和科技评价体制机制,为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保障。同时,学校积极申报开展四川省高校科技人员兼职兼酬、保留身份离岗转化科技成果、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人才激励新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基地,更是促进产生一流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泸州医学院坚持政产学研结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优势特色,构筑了“高效、共享、开放、流动”的科研平台。目前,学校“心血管医学研究所”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医学电生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膜通道功能、结构与信号转导同步研究基地”为四川省科技条件平台,“肿瘤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肌电生理学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拥有“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表观遗传与肿瘤实验室”等四川省医学重点实验室2个 。同时,学校按照“打造团队、突出特色、重点跨越、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了包括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医学基础研究中心、药物与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四川医事卫生法制研究中心、循证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在内的“一所六中心”科技平台,构建了体系完备、文理兼容的科学研究平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牵头组建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了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药科大学、成都地奥等16家单位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针对四川省主要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网络,开展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生物治疗和药物研发,进行临床治疗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努力构筑西部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高地。

  强合作、重转化,科技成果惠于民

#p#分页标题#e#

  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近年来,泸州医学院以服务国家、四川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加大政产学研结合力度,主动承接地气,校地、校校(所)、校企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学校先后与内江、宜宾及泸州古蔺、合江等市县,与四川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与四川科瑞德有限公司、泸州老窖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简阳市人民医院等医院,共60余家单位开展横向合作,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学校还积极参与政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设,先后与四川宜宾横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模式动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共建四川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泸州市政府共建川南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坚持在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现代医药与中医药研发、成果转化及健康养老产业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学校成功注册护理产品商标“泸医天使”,为护理产品研发、转化、推广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012年,学校与四川杏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授权专利共同开发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目前,给氧吸痰管、自动排气输液器等10余个品种已成为市场畅销产品,一年建成以护理产品为特色的生产企业,当年产值达2千万元。作为国内最早开办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西医院校之一,学校在中医药“治未病”和老年病等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开发了60多种院内中药制剂和养生保健系列产品;先后向成都恩威、南京金陵、苏州东瑞等全国近20家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械厂家转让科技成果21项;自主研发的扁桃体灼烙器已经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这些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作为第二个省级大学科技园,是四川乃至全国大学科技园中为数不多的以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研发为重点,养老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按照“一园多区”的建设思路,大学科技园集医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训于一体,目前已入驻企业30余家。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廖斌表示,下一步,大学科技园将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良性运营和发展机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科技与服务相融合的研发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校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长江上游白酒金三角和四川省千亿白酒产业发展战略,着力开展系列保健酒研发。牵头成立的“四川省酒文化研究会”围绕四川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为四川酒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学校2013年成立的 “泸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是泸州地区唯一能开展精神障碍医学鉴定项目和川滇黔渝结合区域唯一能进行亲权鉴定的机构,目前已经开展法医精神病鉴定、精神障碍医学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病理鉴定、法医物证(亲权)鉴定五个鉴定项目,为构筑川南地区法律服务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目前学校科技工作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医科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泸州医学院将主动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创新驱动,继续为区域“大健康产业”服务,努力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