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实施情况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下午(9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组组长王陇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沈晓初、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磐石出席发布会。
(一)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组组长王陇德介绍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整体评估专家意见。
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2003年开始,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了三轮的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第一和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提升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尤其是突发事件处置水平,认真有效地履行了政府的重要职责,为上海市市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1月,围绕着“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上海市政府启动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以下简称“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或“计划”),实施了公共卫生“技术平台、惠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学科与人才、管理与评估”五大类共计47个项目,市级财政总计投入6亿元。在此基础上,各区县政府分别制订并实施了辖区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区县财政投入达29.3亿元。
2014年9月,受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委托,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整体评估专家组,在现场考核、资料分析、听取汇报基础上,对计划的实施状况、取得的进展和突破等,进行了综合的评估,意见如下:
专家组认为,三轮、九年的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本身就是一项创举和创新,充分体现了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政府基本职责的务实态度和长远发展眼光。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设计、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在管理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探索,特别是注重了规范管理与标准建设,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保障支持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基础性监测和干预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如形成了《上海市“医师进校园”学校卫生工作指南(试行)》,建立了简便易行、经济高效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评估技术体系、儿童意外伤害防治体系等。
专家组认为,47个项目总体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一系列关注重点人群,如儿童、妇女、老人等项目,也包括“中医治未病”等领域的惠民利民项目,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家组一致认为,在下列研究和实践中,“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国内外影响,体现了“计划”的上海特色和国际水平:
一是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中,特别关注解决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如妇幼主题项目约占了三分之一。“计划”为妇幼保健工作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支撑,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高度肯定。完成了融服务、指导、管理、科研和交流为一体的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基本建设,形成了婚前-孕前-产前-分娩以及新生儿-婴儿-儿童等妇幼全过程综合干预措施,建立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使全市危重孕产妇成功救治率保持在95.0%以上。在全国已率先全覆盖开展了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在5万余名60-80岁贫困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筛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口义齿免费修复3135付等。
二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得到了有效拓展。如建立了紧急医学救援、传染病控制、化学中毒、核和放射、院前急救和卫生监督等六大类百余支专业领域的卫生应急队伍,其中,有1支国家级传染病处置应急队伍和2支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形成了“从空中到地面、从院前到院内、从本市到跨省”的卫生应急救援立体网络体系;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建立了高效医疗救护系统,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院前急救业务量平均年增幅超过10%,2013年全市全年院前急救达到63万车次。同时,基本实现了创伤抢救院前院内对接无缝化和救治过程标准化等。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为全国的急救体系网络建设提供了示范。
四是建设了11家市级和24家区县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推进了区域脑卒中“预防-干预-救治”三级网络建设。涵盖“健康教育-筛查-健康管理-干预-治疗-转诊-危重抢救”多环节的脑卒中预防和救治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探索了“医防融合”“全程管理”的慢病防控工作模式。
五是突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经过三年努力共形成16个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市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15个。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30位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文章140篇,发表SCI论文82篇,出版专著39部。尤其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的研究成果,2014年在国际顶尖医学专业期刊《TheLancet》发表,为在全球范围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证据。
专家组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计划,是政府的民生工作计划,保持其可持续性尤为重要。要围绕上海国际特大型城市特点、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需要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完善上海市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公共卫生工作发展。
二是要强化三轮三年计划中富有成效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创造条件制定规范和政策,在上海和全国逐步推广,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干预等。
三是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卫生政策创新和体系建设,如健康融入所有政府部门政策,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建设,多部门、多学科合作规范等。
四是重点考虑围绕健康的一些关键目标和指标,如提高健康期望寿命、慢病危险因素控制等,应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产出影响力更为深远的重大成果。
专家组一致认为,为保持上海市公共卫生工作在全国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希望上海市政府尽快启动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二)
#p#分页标题#e#在介绍《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实施情况时,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沈晓初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关系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和2300多万名市民的健康,,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2011-2013年本市在完成前两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情况如下:
一、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概况
自2010年起,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按照“政府主导、聚焦民生、协同创新”的原则,围绕落实国家和本市医改工作目标要求,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主线,编制了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11月11日,市政府印发了本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的文件,确定了“技术平台和网络中心建设、公共卫生惠民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公共卫生学科与人才、公共卫生管理与评估”五大类共计47个项目。2011-2013年,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市级项目经费总计投入6.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6亿元。在此基础上,各区县政府根据市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分别制订实施了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各区县财政累计投入29.3亿元。
二、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了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能级、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得到巩固与提高,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据统计显示,2013年,本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到82.47岁,其中男性80.19岁,女性84.79岁;包括非本市户籍人口在内的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9.61/10万降低到2013年的7.08/10万,并连续3年保持在7/10万的水平;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5.97‰降低到2013年的5.73‰;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169.7/10万降低到2013年的130.98/10万,持续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部分项目实施形成的标准、规范、机制以及研究成果,在本市乃至全国形成了较强的引领示范效应,取得了“专业发展、百姓受益、社会满意”的效果。
(一)注重问题和民生需求导向,完成一批惠民利民项目
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以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孕产妇和新生儿、儿童、老年人、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五大类47项中,妇幼主题项目约占三分之一,这些适宜技术的研应与推广直接惠及妇女儿童和千家万户,如:通过实施孕产期保健适宜技术与模式推广应用项目,首次将“风险预警评估”理念运用于妊娠期妇女保健管理,使得本市全市危重孕产妇成功救治率保持在95.0%以上。在全国率先探索优化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进行了临床验证,为在全市推广应用打下扎实基础;构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评估”体系,实现了筛查、诊断和评估的标准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共筛查新生儿99042名,其中筛查阳性者1677名,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者476例;严重先心病(包括危重和重症心脏病)为113例,严重先心病的检出率为95.6%,本市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工作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建立了涵盖“妊娠期孕妇、分娩时产妇、新生儿和42天回访婴儿”的1834名“上海出生队列”,推动了本市胎儿生长发育环境相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实现与国际接轨,填补国内空白。
在全国率先推行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两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63万剂次,为135.8万人符合条件的居民免费提供了大肠癌筛查服务,发现癌前期病变10252例,确诊大肠癌病例401例。
在儿童近视综合防治项目上,累计为106.5万名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在校园内提供了近视筛查服务,其中8万余名可疑异常和近视高危儿童在定点医院接受了免费散瞳验光等复查,基本实现“一人一档”目标。
(二)注重技术平台、服务网络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实现公共卫生领域均衡发展。
通过实施病原微生物综合检验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在国内率先应用高通量、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多病原体组合筛查体系,病原体检测方法增加了60多项,针对腹泻病的检测病原体从4种增加到16种,针对呼吸道感染的检测病原体从15种增加到22种,初步建立了上海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的本底资料,充实了病毒和细菌病原体耐药监测和分子溯源的数据库。2013年,本市在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并成功应对处置了疫情,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肯定。
通过实施结核病检测诊断网络和耐多药结核病预防控制项目,完成了全市29家结核病定点医院检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本市提前2年达到并超过《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中有关结核病实验室建设要求。本市出台了全国首个耐多药结核病政府减免治疗政策—《上海市耐多药肺结核病政府减免治疗费用管理办法》。
通过实施上海市生殖与优生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优化了精子冷冻技术,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提高5%,冻卵复苏率达84%,临床妊娠率达63%,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实施脑血管病急救网络暨脑卒中规范化预防与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11家市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和24家区县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推进了区域脑卒中“预防-干预-救治”三级网络建设,涵盖“健康教育-筛查-健康管理-干预-治疗-转诊-危重抢救”环节的脑卒中预防和救治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促进了本市“医防融合”、“全程管理”慢病防控工作模式的形成。
通过实施医疗急救网络项目,完成了东北区域急救体系(长海医院烧创伤急救中心)、2个郊区创伤急救中心(东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南部奉贤中心医院)和1个儿童创伤急救中心(新华医院)规范化建设,与前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的14个专科急救中心一起,到2013年年底,本市城市医疗急救网络已基本形成,在空间布局上基本满足医疗急救可及性和时效性的需要。
#p#分页标题#e#通过实施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现场救援体系建设项目,加强和优化了本市疾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现场侦检采样装备,新增卫生应急仪器设备75种350余件和各类试剂及耗材57种13000余件;市肺科医院建成了国内领先、基本达到现场医疗抢救、现场处置和应急检测、后勤保障及通讯办公要求的、真正具备“平战结合”能力的市级核化救治中心,基本能够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核化事故医学应急救治的需要;东方医院建成“车载化、集成化、自我保障”一体化的“移动医院”,具备了灾难现场伤员搜救、紧急医疗救治和后勤自我保障能力。
通过实施现场血液募集体系优化建设项目,新增和改建了3个献血屋,添置和更新了16辆流动采血车,购置了70台转移酶快速检测设备,提高了采血能力和效率,降低了血液报废率;组建由1036人组成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队伍,夯实了团体无偿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相结合的血液募集模式,构建了“献、采、供、用”血液管理模式。到2013年,本市采血总量已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还节省了采血经费近1700万元。
通过实施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和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内涵建设项目,建立了面向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的早期心理问题干预方案和监测机制;明确了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规范与流程。项目成果为正在修订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以及开始实施的国家精神卫生立法提供实践依据。
通过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监控项目,率先在国内开发了医疗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并在上海市各级医疗监督部门和医疗机构内全面应用,实现了制度性对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动态监测与分析,构建了新型医疗安全监管模式。
(三)注重公共卫生适宜技术探索与实践,强化标准和规范建设。
通过实施“医生进学校”医教结合学校卫生工作模式优化项目,编制了《上海市“医师进校园”学校卫生工作指南(试行)》,建立了基于本地区卫生和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医师进校园”工作模式。
通过实施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示范项目,创新性将“治未病”工作引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将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并纳入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与监管范畴,实现了“治未病”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在丰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同时,促进了健康管理手段进一步拓展,促进了健康管理和健康文化的融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区域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能力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通过实施上海地区主要气象相关疾病的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建立了高温中暑、呼吸系统疾病、腹泻、蚊媒密度等气象相关预警预报平台和规范,首次绘制出全市敏感人群和行业的“高温-健康风险图”,创设了儿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高温中暑等气象相关疾病预报风险等级和各类指数模式预报。
(四)注重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和领军人才培养。
经过三年努力共形成16个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新增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有7个,新增15个市级及以上重点研究基地和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学科负责人共承担300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承担“973”项目7项,“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5项(6项为重点项目),项目经费达2.4亿元。30位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文章140篇,发表SCI论文82篇,出版专著39部。学科人才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流行病学学科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精神卫生学科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皮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学科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卫生经济学科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的研究成果于2014年4月23日在国际顶尖医学专业期刊《TheLancet》在线发表(2013年影响因子39.207分),为在全球范围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提供了重要循证数据。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卫生计生委将继续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医改办启动编制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市民健康水平提升和确保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为中心,坚持“重预防、重基层、重群体、重弱势、重问题”,继续努力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核心能力提升、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和社会支持参与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磐石回答了记者有关提问。
东方早报:我想请问一下,刚刚介绍到全市危重孕产妇成功救治保持在95%以上,今年也看到了单独二胎的放开,高龄产妇会增加,对成功救治率有什么经验可循?接下来怎么保持这么高的抢救率呢?
王磐石:我们保持在95%以上主要是基于上海建设“5+6”,“5”5家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和6家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这“5+6”覆盖了全市所有的助产医疗机构和儿科的医疗机构。这“5+6”所有的机构如果说发现有危重的或者说有这方面的报告,第一时间进行对应的救治。特别是我们注重了分片负责、及时响应进行有效救治,不管是否二胎政策的放开,都是在这个网络服务体系里面的。
“5+6”中心,一是建立了有5家中心分区域的分片负责,这个中心充分利用上海的医疗资源,当危重孕产妇或者新生儿碰到危难的时候可以整合上海所有医疗资源进行及时的救治,也就是说可以享受到上海最好的医疗资源的服务。同时,我们更加明确了对口关系,就是所有的医疗机构跟“5+6”都分别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一有报告马上派出专家或者会诊以后进行转移。当然,在会诊过程当中也明确了转诊和就地抢救的相关的相应流程以及临床指征,包括如何支持“5+6”政策的到位,更重要的是市财政的支持力度,也是分不开的。所以,2013年成功的抢救率达到97.3%,新生儿达到92.29%,当然其他成功经验有很多,我想我们报告里面也写的很清楚,比如说沈主任刚才提到的,我们有一个妊娠风险的评估预警机制,我们有严格的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我们也有关口前移救治的机制,还有母婴安全的管理机制,根据国家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我们对这十项规定违反哪一项,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理。同时,每个助产医疗机构都要设立产科安全办公室,而且产科安全办公室今年年初被国家卫生计生委作为全国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推广,目前全国凡是有助产医疗机构的都要成立产科安全办公室,而且产科安全办公室的主任就是这个医院分管业务的院长。这也是国家计生委对上海工作的肯定。当然,上海还建立了人才培养的机制。在上海产科医生也好、儿科医生也好,尽管业务量很多,但是我们的医生还是能够足以满足这些服务的需求,为我们的产妇更好的服务。
- 礼进生物将在2023 ASCO上报告4-
礼进生物将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上... - 脑静脉血栓实现智能化诊断,脑卒中AI研究
近日,推想医疗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杨旗教授团... - 科兴制药产业布局再发力 探索合成生物技术
11月2日,科兴制药(股票代码:688136)发布公告,公司... - 拜耳转移乳腺癌ErSO疗法尚未进入临床试
此前有报道称拜耳一种小分子药物ErSO对动物体内的癌细胞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