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患之间


发帖人挑拨医患关系 手术室自拍舆情逆转引3大反思

2015-01-01 22:39 | 来源: | 浏览 :

手术室自拍”

手术自拍

省二院手术室,主刀医生正在给病人做脑瘤切除手术。新快报记者 孙毅/摄

省二院手术室,主刀医生正在给病人做脑瘤切除手术。新快报记者 孙毅/摄

  一开始网上舆论暴虐医务人员,几天后上万人怒斥挑拨医患关系之言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宋忠雷 高龙)12月21日,网友微博爆料,西安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手术台上自拍,还配以文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拍照留念。如果手术台上是你的父母亲戚你还会这么做吗?”

  随后,文图被大量转载,引发热议,舆论一边倒地痛骂医务人员。不到一天时间,西安市卫生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并快速处分、免职了多名医务人员。接下来,医生流泪道歉,拍图过程进一步交待,原来,照片是今年8月15日,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在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后的拍照留念,昨日有媒体更进一步报道,照片被放上微博,是竞争对手恶意为之。昨日,新快报记者发现,首发微博者已删除了之前所发文图,留文“息事宁人,对不起大家 ”。

  事情渐渐明晰,民众开始对拍照行为抱以理解,认为医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治疗的成功;然而也仍有争论,指出医务人员确有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手术室里摘下口罩摆pose,违规毋庸置疑,另外,拍照时,病人未下手术台,且未遮掩脸部,有泄露病人隐私的嫌疑;采访中,也有医务人员认为卫生部门处罚过严厉,不一定经得起时间检验。

  采访中,广州多家医院管理者也对记者表示,将吸取事件教训,会告诫医务人员,应该尊重病人、提高服务质量,小事不注意也会惹出大麻烦。

  那么,这些说法有无可取之处?手术室的规范、操作流程是怎么样的?昨日,新快报记者探营医院手术室,观看医生手术过程和整个操作流程。

  反思之社会舆论

  更宽容对待 医务工作者

  事件最先在微博发酵,引发公众大量转发,一开始一边倒谴责医院和医护人员。几天后,舆论转向。首发微博者删除了之前所发文图,留下“息事宁人,对不起大家 ”的微博文字,成千上万人在该微博下留言指责其不顾事件背景,发文图挑拨医患关系。

  昨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李庆丰表示,现在自媒体那么发达,没有背景介绍,公众看到手术台上还躺着病人,医护却在摆姿势,笑着摆照,又经一些煽动性的言论挑拔,很容易引发愤怒情绪。

  “我们很难去责怪这些发表看法的市民,但是传统媒体介入报道的时候,应该理性、客观,不能再带有煽动性语言。”李庆丰说。

  广医二院移植科主任潘光辉也表示,“发微博者以及报道、评论者,都应该先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用更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医务工作者。否则只会给本来就很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潘光辉从医者的角度表示,该手术医生并没有离开手术台放下病人不管,也没有造成病人的痛苦和造成医疗缺失。对于台下人员的自娱自乐的拍摄不应该提到职业道德和医患关系的高度去评价它。而国外也有在术后用相机照相记录手术成功喜悦心情的照片。

  潘光辉说:“医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更何况是在紧张工作七个小时后,不应该去上纲上线评价和报道。”

  李庆丰也指出:“手术中,外科医生都会适度放松一下,医务人员也不是圣人,摆pose拍照只是说明高兴的一种情绪。不用上升到缺乏医德,不顾病人死活的这种高度。”

  反思之医务人员

  自娱自乐但不能违反职业规范

  拍照医务者有无过失?对此,李庆丰、潘光辉均明确指出,拍照在业内是比较习以为常的事情,,但他们的操作肯定有不规范的地方,医务人员在工作之余肯定可以拍照自娱自乐,但工作、手术中的操作规范,仍然要遵守。

  比如,可以在病人转出病房再拍照,照完自己留下纪念,不要外传,同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部位。至于脱下口罩的行为,李庆丰则表示:“戴口罩是为防止说话时唾液飞溅,也是为了防止意外,严格意义上,毕竟病人还在缝合。不要这样做,另外,如果手术室做完该台手术,还要进行下一台手术时,医务人员在手术室更有必要全程戴口罩了。”他又指出,因事发医院手术室做的是最后一台手术,随之会被弃用,所以,这个行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小缺点了,说不上多大的错误。

  “当然,在查房的时候,我已经不断对医务人员强调,要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要严格要求自己,医务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尊重患者,可能小事不注意,就会引发大麻烦。”李庆丰表示,当今社会医患矛盾不断升级,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大众神经。在手术接近尾声时拍摄照片,“剪刀手”“搭后边”、“摘口罩”等行为并不直接危害患者生命。但是从情理角度,未考虑患者隐私、缺乏职业精神的做法是涉事人员应该检讨的,也是其他医务人员引以为诫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勇也说:“遇到高难度的手术,或特殊的病例,我也会拍照,作教学、科普使用。”同时他表示,拍照时基本会征得患者同意,或隐去患者相关信息。

  反思之行政处罚

  过快过重处罚经得起时间检验?

  “对于操作不规范、做错的,不能因为医务人员流泪、道歉就得到原谅,错了就该批评、受罚。”有医院管理者对记者如是表示,但他同时指出,“西安卫生部门的快速、从重处罚,有迫于舆论压力而息事宁人的味道。但依据是什么?他们的这种做法,令医务人员心寒。”他的这一观点,广州市内多家医院的管理者都表示赞同。

  通报中,凤城医院常务院长被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分管副院长被免去行政职务,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麻醉科主任、护士长双双被免去行政职务,记大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所有参拍人员被记过处分,要求写出深刻检查,扣发三个月奖金。

  这样的处罚结果可谓严厉,但依据是什么?“量刑”是否过重?单从通报中,我们无法找到答案。但有医院管理者认为,这样的处罚是过重的,也许经不起时间检验。

  “医务人员确实有操作不当的地方,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应该调查清楚,按照事件的性质进行对应处理。”广州市内某三甲医院的院长对新快报记者如是表示。

#p#分页标题#e#

  “几天内就能撤销一个副院长的职务,恐怕只对民营医院才能做到吧?”有医院管理者也对记者表示,“西安凤城医院是家民营医院,院长、主任都是医院内部聘请的,撤销民营医院副院长、主任等行政职务,卫生部门管得宽了。”

  网友观点

  连日来,公众质疑的焦点在于:手术室能不能拍照?总的来说,大多数网友认为,手术室不是完全不能合影,而是手术台上躺着病人,如果手术仍在进行,在人命关天面前,合影就不光是医德的问题,说严重点儿就是置病人性命于不顾的渎职行为;而如果自拍发生在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只存在涉嫌侵犯病人隐私,以及违反手术室照片使用的相关规定等问题。

  力挺

  一个高难度手术做的时候压力很大,还要长时间一直站着几个小时。手术成功了,大家都很高兴,我理解这种心情。这是庆祝一场“战斗”胜利后合影留念。支持医生!

  中立

  还需冷静解读,从医疗专业层次上考虑,此举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从患者情感层次上考虑,此举涉事医护人员确实欠妥,让患者家属及百姓心理不安、有所质疑。但涉事相关人员已经受到极其严厉的处罚。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民众还需冷静解读,相关专业内容还需等待专业人士做出解释后再做判断。同时,如果发微博是竞争者恶意为之,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批评

  如果我是患者家属,医生在我的家人推出手术室后,在病房里合影我倒觉得没啥。但照片里面却用病患做着背景墙。我想我是感恩不起来的……

  错了就是错了,尤其是在手术室里摘下口罩摆pose,违规毋庸置疑,一昧为医护的错误行为洗白,客观上也会恶化医患关系。就这方面,不管背后是多么大的喜悦,多么骄傲的拯救,当事方就是错了。

  记者探营手术室

  脑部切除肿瘤 7人缜密配合6个多钟

  医务人员要不吃不喝待在手术台前,手术费3400元

  手术室一般是怎么样的?手术室有哪些操作规范?医生手术时一般是什么状态?昨日,经过批准,新快报记者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穿起手术衣,在神经外科主任张勇以及他的团队的介绍、指导下,观摩了一台脑部肿瘤切除术。

  神经外科所涉及的手术,患者一半以上都要开颅,难度高、风险大,除了需要医生个人绝对精湛的技术外,还要有一支强大的精英团队密切配合。昨日的手术非常顺利,从8时开始准备,7名医务人员一直忙到下午2时20分才完成。其间,医务人员自然是不吃不喝得待在手术台前。

  上手术台前要洗手消毒

  “你的手术衣,与手术台上医务人员的颜色不一样,你不能碰手术台上任何物品,不能触碰医务人员。”麻醉科手术室刘燕君护士长笑说,在手术室,她的权力可不小,手术操作规范,她要把关,医务人员不戴口罩,或衣服穿得不对,她有权提出批评指正。她说:“手术室无菌要求很高,一个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患者感染。”

  五楼共有10个手术间,在进入这个区域前,记者进行了全副武装,一次性无菌帽、口罩、衣服、拖鞋……然后,随刘燕君走进手术室限制区。

  当天的主刀医生是张勇,他上手术台前,首先来到洗手消毒的水池旁边。水池边配有专用清洁液和消毒液,张勇主任反复洗过手后,又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刷子将两个小臂冲刷干净,还要用消毒凝胶搓擦双手,再穿上无菌衣,戴无菌手套上手术台。

  “手机是可以带进手术室的,但台上穿着手术衣的医务人员,是绝对不可以在术中接电话的,更别说拍照了。”刘燕君说。

  参观者绝不能碰器械台

  手术室的灯光非常明亮,且温度适中。记者随刘燕君走进神经外科手术室,2名医生助理、2名护士、1名麻醉、1名神经定位医生,已经开始为患者做术前准备。手术灯、监护仪、器械台、高频电刀、显微镜、麻醉机、无影灯……这些设备同时开始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名即将进行左颅肿瘤切除术的男性患者,除了手术部位暴露以外,其余部位均被盖上了白色的无菌手术单。两台器械台上,铺了无菌手术单,单子上密密麻麻放满了大大小小的手术器械,这也是他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你必须离这些器械和医务人员30厘米以上,这些器械全都要用于患者手术,器械台包括无菌手术单绝对不能碰。”刘燕君一边介绍,一边叮咛记者。

  边开切边止血7人配合

  11时许,患者颅骨被打开,分开脑膜、进行瘤体切除术前,医生还进行了输液,“用的是甘露醇,可以降脑部压力。”张勇医生用器械一层层分开脑膜,助理林净芝、朱明华和护士曾芹,在一旁不停地用生理盐水清洗着患者颅内、止血。

  “剪刀、纱布、单极电刀……”主刀医生绝对是掌控手术室的主要人物。护士负责递工具,助手更需要紧密配合主刀将手术顺利完成,“麻醉现在都是用微电脑控制,很先进,但得随时监控。”而麻醉师也不是将病人麻倒就撤,而是要一直坚守阵地,随时监控着麻醉机,药量不够了,还随时要加量,直到手术顺利结束。

  肿瘤在患者脑部的功能区,既要保证切除瘤体,又要保证语言能力和神经不受手术的损伤。只见张勇在显微镜下开始了肿瘤的切除,负责神经定位的张阳医生还随时监控着神经电生理仪,以便更清晰地找到肿瘤的位置。

  护士长介绍说,主刀医生负责的是手术的主要部分,切开或缝合都是助理医生的活儿。手术结束后,患者被推出手术室,在恢复区复苏后,才被推进病房。

  在开手术门时,记者注意到,电动开关设在墙角底部,用脚开关,“这也是为了无菌要求。”在出手术门时,护士长还强调,必须出了限制区域,才可以摘下口罩等。

  “手术非常顺利,但术后的监测仍然非常重要。患者未康复出院,仍然有压力。”张勇走出手术室时,拖着有些酸乏的身体这样说。当时,午餐时间已过,医务人员也各自回科里,叫外卖填肚子。医务人员还告诉记者说:“当日整台手术费用3400元。”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