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全球最大私有药企将如何渡过“专利悬崖”?

2017-04-24 23:04 | 来源: | 浏览 :

德国制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下称勃林格)日前公布2016年财务报告:2016年,勃林格营收约为159亿欧元,同比增长7.3%;利润为29亿欧元,同比增长27%。

勃林格是全球最大私有制药企业,位列全球制药企业20位之内。尽管财报看上去不错,这家制药巨头仍不得不小心应对重磅呼吸药专利过期带来的巨大影响。

过去一年里,支撑勃林格近1/5营收的现金奶牛呼吸类药物思力华因为专利过期,销售额下滑5亿欧元。该款药物去年虽仍然实现了近30亿欧元的销售收入,但其销量下滑比例高达15%。这一断崖式的下降是由于这款药物在欧洲的化学成分专利过期。

与其他行业相比,维持业绩平稳对药企来说是个异常艰巨的任务。每个医药巨头手上的专利药物都会让其经历过山车游戏。专利药物一方面会成为药企手上的”现金奶牛“。但一旦专利到期,专利药物也会让其遭遇极大的困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数据分析公司Dickson Data的报告显示,默克、诺华、百时美施贵宝以及礼来制药近期的重要药物均将面临“专利悬崖”问题。报告进一步称,一旦某种药物在市场上遇到同类竞争者,随着明显低成本替代产品的出现,该种药物的销售额将平均下跌90%。

对于这款创造了近1/5营收的重磅药物的日渐过气,勃林格正在想尽办法。2014年(即思力华推出上市10年后),勃林格推出了基于思力华的一款复方产品Spiriva Respimat,2014年该款药物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15年后又获批用于治疗哮喘。业界分析认为,新一代的Spiriva Respimat未来几年仍然将是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霸主。

整个呼吸领域用药未来也仍将是勃林格的优势领域,2016年这一领域共为公司创造了50亿欧元的销售额。除思力华外,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一款名为Ofev的药物增长迅猛,同比增速超过100%。

除了及时推出明星药物的“继任者”以巩固自身在呼吸领域的优势地位外,勃林格早期的研发投入正在进入收获期。

勃林格全球研发总裁Michel Pairet透露,勃林格在过去三年共上市了13个新产品,“2016年勃林格在处方药领域的研发投入高达23.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新产品能在何时带来令人满意的商业回报却仍未可知。Michel Pairet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款药物的研发需要10年左右,而获得上市后专利保护的时间也是10年。平均来说一款药物要在上市5-7年之后才能收回研发时的投入,因此只剩3-5年的时间来充分开发药物其余的商业潜力。”

从疾病领域来看,在传统的糖尿病、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之外,针对肿瘤的生物制药领域近几年也正在成为勃林格研发的重点。

当然,它面对的也将是药企扎堆开发的领域。勃林格全球处方药总裁Allan Hillgrove称,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因为所有公司选择重点疾病领域的思路都是一致的,“我们会看哪个疾病领域有着很高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肿瘤当然是对患者打击非常大的疾病”。

2016年勃林格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是4.2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16%,中国已成为勃林格最大的新兴市场。

从具体药物增长贡献可以看出,勃林格在中国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慢性病领域药物的贡献,且多为上市至少十年的传统药物。据Allan Hillgrove透露,这些药物分别是抗帕金森药物森福罗、治疗哮喘的药物爱全乐以及心血管病药物爱通立。

此外,目前勃林格在中国有动物保健业务的研发中心,有生物制药的生产基地,但却没有处方药业务的研发中心。Michel Pairet解释称,”我们先要把自身现有的优势充分发挥,目前我们在德国,奥地利和美国有三个研发基地。我们必须先充分建设和利用已有的设施。如果让我们一切重来的话,也许我们会考虑在欧洲、亚洲和美国各建立一个研发基地。”

可以看出,对于勃林格来说,中国虽然是个充满增长潜力的市场,但目前而言,创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仍然滞后。

这一情况在未来或将得到改善。半个月前,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一份《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支持全球创新药的同步研发和同步注册。这一决定将大大加快跨国企业创新药物进入中国的速度。进口药此前进入中国必须在大陆重复进行临床试验,时间约3-5年,但根据新规定产品完成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后即可直接用于中国上市申请。

“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对于把创新产品尽快带给中国患者都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Michel Pairet称。今年2月,勃林格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阿法替尼(Giotrif,中文商品名吉泰瑞)获得CFDA颁发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这也是第一个以“优先审评”资格被CFDA批准上市的进口新药。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