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妇幼保健


打造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 嘉峪关市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2014-10-11 09:48 | 来源: | 浏览 :

  图为火车南站停靠的和谐号动车。记者 郭振兴 摄

  中国甘肃网10月11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记者 赵明霞 通讯员 何东升)金秋的雄关大地,时时刻刻保持着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

  放眼望去,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聆听到嘉峪关这座城市急切奋进的足音。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在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撑起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脊梁。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嘉峪关项目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富民强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全省项目带动行动、“3341”项目工程,坚持以项目调整结构、拉动投资,以项目改善生态、优化环境,以项目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实施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其中亿元以上60个,10亿元以上17个,50亿元以上4个。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10.6%,1-9月,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增长25.5%。项目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项目带动态势喜人

  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撬动经济升级的强力杠杆。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省委书记王三运调研嘉峪关时提出的“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促进嘉峪关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要求,坚持把实施“3341”项目工程作为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市情实际,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创新项目工作机制,促进项目落地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等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呈现出“多、大、好、全、强”的喜人态势。

  项目源于招商。嘉峪关市紧紧抓住产业招商,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围绕优质钢铁、铝制品深加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利用兰洽会、文博会等平台开展精准招商、商会招商,积极承接梯度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具有嘉峪关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1—9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亿元,同比增长31.6%。

  环境就是竞争力。我市始终把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并联审批”、“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等制度,取消行政审批项目62项,审批事项办理时间缩短50%;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难题,特别是在政府投资项目中,采取代建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

  创业环境优、商务成本低、服务效率高的雄关,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投资者的纷至沓来。

   工业项目羽翼坚挺

  按照省委王三运书记对我市提出的“服务钢、延伸钢、不唯钢”的要求,我市立足钢铁、铝、电力等资源优势,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契机,坚持扩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走马雄关大地,你可以看到全市工业项目建设之花次第开放,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1757亿元的千亿级煤电冶加装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夯实上下游多条产业基础、涉及80个重点项目的循环经济发展平台,由酒钢集团公司和新疆广汇能源公司合资建设的酒钢3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一期1000万吨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克服国内外没有完整、系统的成套技术可供借鉴的困难,酒钢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考察和技术交流工作,目前已完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环评、能评、安评、水资源论证等前期工作,项目于今年5月26日开工,目前正按计划建设;总装机容量为480万千瓦的酒钢嘉北高载能铝合金电力系统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300亿千瓦时,一期4×350兆瓦机组已建成;总投资14.66亿元的酒钢矿产扩能升级改造项目,是酒钢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项目的重要分项工程,于2014年4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解决了复杂、难选、氧化铁矿石的多项选矿技术难题,年成本降低4.1亿元;甘肃广银铝业二期年产30万吨工业铝模板项目,2013年开工建设,现项目首条月产1200吨挤压线及月产5000平方米的铝模标准板深加工中心已顺利投产,围绕项目的扩展工程都相继筹建中;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其《多品种优质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技术》已被评定为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计划2015年底建成投产;甘肃龙海管业有限公司PE管生产项目,已建成15条全自动聚乙烯PE管生产线,年产规模8000吨;投资10亿元的中威斯高精铝合金铸造加工项目,第一台混合炉成功点火烘炉,开始投料试生产;总投资5.6亿元的酒钢专用铁路改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包括新建嘉西站及嘉西—绿化、嘉西—嘉北联络线,相应改造已有铁路网。项目于2012年10月开工,2014年8月竣工投运。

  一个个工业项目遍地开花,优化了我市的经济结构,工业生产总值得到不断攀升,我市的经济羽翼更加坚挺。1—9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2%。

   文化项目异彩纷呈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驱动力。“做优做精”是郑亚军书记对文化项目提出的明确要求。

  今年以来,我市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大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一手抓传承保护,一手抓创新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围绕文化旅游战略平台,先后实施了总投资22亿元,涵盖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于一体的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计划2015年5月1日竣工并开园运营,目前土建工程已全部封顶并移交装饰单位;总投资40亿元的观礼古镇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综合景区项目,以丝路文化和中西亚文化为渊源,以嘉峪关长城文化为地缘文化,将文化灵魂融入项目,营造集旅游度假、文化艺术、老年颐养、国际会展、特色餐饮、五星酒店、剧场影院、体验购物为一体的高端文化旅游综合体,一期观礼步行街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饰,观礼文化街计划2015年竣工;中国传媒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的涵盖丝绸之路旅游小镇、国际艺术交流培训中心、高端房车营地等在内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小镇——华夏民俗文化园项目,房车营地一期工程计划2015年5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融合地区商业、文化、历史、消费等为一体的天空之城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商业八层的建设;将家居艺术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恒基美居文化产业博览园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吸纳恒基家居艺术学院、读者动漫嘉峪关基地等文化创意企业入驻,计划今年11月投入运营;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蓝孔雀种群繁育、规模养殖、果蔬采摘、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鸿翔蓝孔雀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养殖规模超过3万只,种孔雀年繁育规模达到10万只,年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次;嘉峪关雄关大漠冰雪文化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建成旱地滑雪场、戈壁野营素质拓展中心等项目,是全省首个四季滑雪场。

  文化与旅游的珠联璧合,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相辉映,不但促进了第三产业的提质增效,还让嘉峪关这座古老的“戈壁明珠”散发出独特的异彩与魅力。

   生态项目号角嘹亮

  水绕流沙芦苇绿,相嬉鱼蝶闹花红。嘉峪关草湖湿地公园里,红柳依依,芦苇摇曳,清冽的湖水写意怡然,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如天籁般动听……这是记者在我市草湖湿地建设项目现场所见所听所感。

#p#分页标题#e#

  生态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我市地处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努力探寻内陆城市转型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路子,是我市一贯坚持的方向。在今年的重大项目建设中,我市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平台,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基、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理念,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吹响了生态项目建设的嘹亮号角。

  按照郑亚军书记“做美做活生态”的要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近三年每年的投入都超过了“十一五”时期的总和,年均新增绿地面积200公顷以上。今年我市投入2.1亿元,实施了城市周边防护林、关城景区、小区庭院等重点区域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3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6.3平方米。用活水资源,,巧做水文章,实施了讨赖河环境治理、“两湖一河”园林景观等项目,形成了11公里的连续水面景观,人均水域面积22.9平方米。今年获批的新城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集长城、沙漠、绿洲、湿地、湖泊景观为一体,是我市最大的一块天然湿地资源,也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湿地之一,发挥着防风治沙、蓄水灌溉、改善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是鸟类迁徙的重要停留地、栖息地、繁衍地,具有极大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价值。项目计划五年内投资3.2亿元,恢复建设“草湖、芦苇荡、沙山泛沙泉、胡杨林景观、狼薪湾、烽燧遗址、香太师拱北、李陵碑”等景观,形成沙漠戈壁、水草丰茂、沼泽连片、水鸟繁衍的独特景观。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工程建设,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湿地文化展示馆、滨湖亲水游憩平台等设施;由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领衔设计的南湖文化生态园项目,融科技、教育、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建设以水文化、水景观为主题的文化生态园,配套实施园区道路、绿化、亮化及公共服务系统。项目调蓄水库工程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2014年5月6日正式蓄水,生态绿化工程已完成绿化面积56万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园内道路铺设及管网的修建。

  生态项目的开工建设,改善了我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加热了我市的旅游市场,前来观光的游客纷至沓来,而且还吸引着不少外商前来投资兴业,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涉农项目破解难题

  如果说工业项目让我市经济更加坚挺,那么,涉农项目则是“应时而为,乘势崛起”。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我市农业基础薄弱,为了破解农业发展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培育了紫轩、宏丰、兴盛啤酒花等农业龙头企业,组织实施了正大集团嘉峪关现代高科技畜牧养殖基地、野麻湾农业发展示范园、戈壁日光温室基地等项目。

  正大集团嘉峪关现代高科技畜牧养殖基地一期项目现场,猪壮鸡肥。项目一期已建成并开始运营。

  据介绍,正大集团嘉峪关现代高科技畜牧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采用正大集团先进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建设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世界一流的原种猪育种扩繁基地和现代化生猪、蛋鸡生产示范场,配套饲料生产销售、屠宰、食品加工等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总投资4.65亿元,建设2400头现代化原种猪场1座,现代化种猪育成试验场1座,现代化种猪育成场5座,种公猪站1座,项目运营管理展示中心1座,种猪销售中心1座,肥猪销售中心1座,车辆洗消中心3座,已建成运行,首批2000头种猪已入栏。

  嘉峪关现代高科技畜牧养殖基地项目的实施,创新了四位一体的新农村产业化合作模式,创新了国内农牧食品产业的全新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运用的种猪繁育控制技术、核心繁育区管理方式和环保技术业内领先,为全省100万头生猪生产提供种源保障,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民生项目注重惠民

  民生项目事关百姓福祉。按照郑亚军书记“做实做细民生”的要求,在发展中,我市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放在首位,充分发挥项目在促进就业、城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多元效应,坚持做实做细民生项目,真正用项目富民、利民、惠民。

  位于南市区的酒钢三中新校区内,一幢幢造型朴素,外观雄伟的教学楼拔地而起,这是我市教育惠民工程结出的累累硕果。

  嘉峪关市教育惠民工程项目,按照“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安全校舍,创办一流学校”的工作部署,三年先后投资6.4亿元,着力实施了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农村学校建设工程、绿茵操场铺装工程、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等四大教育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改造了12所幼儿园、6所小学、5所初中和2所高中学校,改造农村7所学校食堂和1所中学教学楼,改造3所农村中小学教学楼;对全市13所学校的14.7万平方米的操场进行铺装改造,塑胶化率达到73%;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市第一中学、市第六中学、市酒钢三中、市明珠学校等八所学校,消除中小学C、D级危房3.8万平方米,新建和维修加固校舍16.45万平方米。其中酒钢三中新校区迁建项目,是全省第一所寄宿制独立重点高中学校,2012年9月动工建设,计划2014年12月建成使用。

  四大教育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使我市形成了学校布局合理、校舍安全可靠、资源均衡配置、设施功能完善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p#分页标题#e#

  嘉峪关南市区至高铁嘉峪关南站快速通道及站前广场项目,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快客站的配套工程,总投资3.9亿元,高起点建设占地14.2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5.6公里长的双向六车道快速通道及跨讨赖河大桥,配套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绿化工程,站前广场主要建设桥梁一座,561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单层商业建筑一栋,综合楼两栋,设备用房一栋,新建广场前600米道路及广场绿化、硬化铺装、亮化等工程等。目前快速通道及跨讨赖河大桥已通车。站前广场工程于2013年9月20日开工,目前正在紧张收尾,一个便于旅客集散、具有文化特色的绿色生态广场即将问世。

  此外,在民生工作中,我们把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高质量完成了省市惠民实事。优化调整医疗机构布局,成立了市中医院,实施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南市区医院新建等项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低保、社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关心弱势群体,残疾人七大保险全部由政府“买单”,实现了残疾人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在家就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健全“平安嘉峪关”城市监控系统,新建改建城乡标准化社区22个,实施了律师进社区服务活动,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6%,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优秀地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项目建设的热潮中,我市立足长远发展、均衡发展,以项目建设杠杆撬动经济社会跨越转型,工业项目、文化项目、生态项目、涉农项目、民生项目,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新一轮如潮涌动的项目建设现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雄关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大干苦干,一股聚集着发展的强劲动力正在蓄势升腾,一条为在全省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正在铺就……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